从7月下旬以来,LLDPE主力合约逐步从9月合约转换为1月合约,其从7月以来总体呈震荡回落格局,在7月底时,1月合约持仓达到了48万手峰值,之后随着多头减磅,持仓下降并伴随着价格回落。8月中旬时跌破每吨10800元,期间持仓总量一度下降超过20万手。关于后市,我们判断由于目前多空因素交织,LLDPE中期进入宽幅振荡期的可能性加大。
汇丰中国8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初值50.2,五个月来首次回落,也较预览值略低,且较此前7月汇丰PMI终值51.7回落1.4个百分点,分项指数多回落,产出指数、新订单、就业指数分别回落1.5、2.0、1.2个百分点,就业指数的走弱预示企业用工减少,新出口订单由7月的52.6下降至51.4,原材料库存下降2.5个百分点,与产出价格、投入价格处于50以下的萎缩区间,产成品库存环比零增长。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数据中,信贷、投资、消费等数据也均下降,这些表明国内经济基础相对脆弱,前期宏观经济回稳的势头再现存疑。
当前经济回落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贷、投资、以及房地产等数据带来的信心冲击所致,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基本面整体表现尚属平稳,8月汇丰PMI虽然回落,但仍是4年来同期历史最高。当然下行风险在增加也不能不引起注意。数据在短期变脸之后,未来需要关注政策方向的导向,我们判断随着国内微刺激加码,未来国内经济企稳企稳依然较大,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十条政策之后,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再提出十条措施“剑指”企业融资成本高。下半年随着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社会新增贷款规模将再度恢复。
总体上,我们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是,上有下行之压力,下有政策托底之支撑,经济面继续处于震荡休整阶段。而相对于大商品而言,由于暂时缺乏系统性风险的打击以及反弹受消费增长较慢等共同作用,价格可能受限于区间波动。而塑料既是原油的下游,也是许多重要终端化工品的上游,其波动也将受到宏观经济面的影响,总体呈宽幅震荡走势。
从今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104美元高位以上震荡回落, 今年二季度末,市场憧憬美国将再现传统的消费旺季以及中东乱局或将使国际原油结束长期的震荡形态呈向上突破。但事与愿违,除美国“页岩气”引导的能源致使美国原油库存下降低于预期外,还有中东虽仍有乱局,但态势可控。比如美国在利比亚和伊拉克问题上的迅速反应,均对一度上涨的国际原油的价格产生了作用,而由于近期俄罗斯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恶,基于以原油出口为主要外汇来源的俄罗斯,国际基金也沽空了国际原油。目前NYMEX主力合约10月已跌破每桶94美元,而国际原油指数最低一度跌破每桶92美元,已经逐步逼近今年年初的低点。国际原油的高位回落打击了作为石化类产品的聚乙烯市场做多人气,其高位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但原油价格回落,聚乙烯的上游乙烯价格却保持相对坚挺,7月份东北亚乙烯价格保持上涨上涨。8月4日,东北亚乙烯中间价达到了近期的新高每吨1570美元,而近期虽然小有回落,但幅度有限,截止9月5日,东北亚乙烯报价1530美元,而东南亚乙烯报价继续维持小幅上涨的局面。
国内乙烯装置对原料自给和规模都具有极高的要求,整体技术工艺较复杂,资金需求量大。乙烯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国有大型企业占据了较大的产能比重。无论是传统的油制线生产企业,还是新兴的煤化工生产企业,其乙烯资源多数用于下游聚乙烯(塑料)的生产,而其他占比较大的产品有乙二醇、环氧乙烷、苯乙烯等。
2013年我国乙烯产量为1825万吨, 按上表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大致接近2280万吨,缺口有455万吨左右。这需要从外贸来结决。而国内下游产品集中于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有炼厂,整体产业链完整,乙烯下游配套的装置设备能够完全消耗掉上游乙烯单体。在国际原油疲弱的背景下,乙烯价格仍保持相对坚挺,稳定了近期下游聚乙烯价格,当然如果国际原油跌破每桶90美元,是否会对亚洲乙烯市场有所冲击,这需要进一步关注。
今年7-8月,延长中煤和中煤榆林煤化工生产和销售进入正轨, 预计目前国内煤制PE总产能达到每年126万吨。 且由于价格较低,油制烯比油制烯烃价格低200元/吨,某些阶段甚至高达350元/吨,对市场的影响有逐步的迹象。 而未来还将进入产能期的有宝丰能源、蒲城能源、山西焦化600740股吧)等项目,而久泰能源也将在明年产能。
虽然煤化工产能逐步进入期,但油制乙烯仍是市场主流。且9月份部分企业装置存在检修,比如神华集团聚乙烯装置将在9月份停产,而山西延长中煤的装置也有检修计划,其开工率也会有回落。而石化线性项目短期开工,沈阳化工000698股吧)计划转产等,这些也将减缓煤化工产能对市场的冲击。
而8-10月份,国内PE进入了传统上的消费旺季。根据卓创咨询的统计数据,8月份塑料管材行业综合指标为76,较7月明显回升。原因是:其一,华北地区地区天气转凉,终端建筑行业开工效率提升,增加了塑料管材需求量。其二,地暖管处于安装黄金期,8月份需求良好。目前塑化企业开工率平均已达60%左右,大中型企业普遍在60-70%。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开工率有所回升,厂家对PE原料采购的积极性并未有相应的增速,部分企业原料库存价值呈下降。同时,农用膜也将即将进入消费旺季,8月国内农膜行业运行综合指数为73.1,较上月回升明显。原因是:其一棚膜从储备期向生产旺季过度,经销商备货。其二,地膜需求回升,如华北地区大蒜膜进入储备期,厂家主动生产。其三,鉴于原料波动,厂家按订单采购。
所以,从供需端判断,虽然供应有所增加,但也存在9月检修对产量影响的变数,而需求端也逐步进入了消费旺季,从历史走势分析,国内9-12月的需求增速保持在11-13%左右。我们判断今年的情况也将保持在该增速水平,当然这需要未来进一步数据的佐证。而若供应端因为检修增加等因素出现供给低于市场预期,聚乙烯价格较易出现反弹行情。
受煤化工产能等原因冲击,油制聚乙烯出货速度有所下降,致使石化企业的库存较高。8月份,石化企业库存攀升到了2个月以来新高,部分石化企业业启动了促销策略,对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即使这样,目前国内现货对期货主力合约1月的升水较大,且对即将交割的9月合约也小有升水,目前交易所仓单虽比前期有所增加,但总量仍偏小,截止9月5日为2894张。目前期货价格处于现货上有库存压力,但现货对期货升水较大,对期价形成支撑作用。 但值得指出的是,未来如果期货仓单继续增加,将对期价逐步产生利空影响。
进行跨商品套利交易时所选择的两种商品大都是具有某种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的商品,且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互替代性。而塑料系中,PP和PE具有这样的特性。
由于聚丙烯和聚乙烯同为石化类商品,且两者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在价格波动中具有相关性的特点。我们按照期货交易所的活跃合约时每日收盘结算价做了两者的相关性分析,两者相关系数达到了0.91,属于极强的正相关关系。
今年2月底,聚丙烯登陆大连交易所,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差价波动呈现一波三折。2-4月,当时的主力合约为5月合约,LLDPE5月和PP5月之间的差价先跌后涨,从最低时的-156至接近500点,而5-7月,当时的主力合约为9月合约,LLDPE9月合约和PP9月合约差价继续震荡反弹,最高一度突破900点。8月至今,目前的主力合约为1月合约,差价从超过1000点,回落至不足300(截止9月5日)。主导差价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两者商品的季节性基本面差异所导致的。
由于2-4月期间,聚丙烯的成交尚不活跃,我们这里主要讨论5月以来的两者价差波动的原因以及分析未来价差波动的趋向。
5-7月期间,LLDPE与PP的价差持续扩大,主因是石化企业挺价在LLDPE上的作用更为有效,且在此期间,PE厂家的检修也较多。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当两者价差扩大之时,也是PE和PP整体处于上涨的阶段,这也说明了国内投机多头主力在LLDPE上的介入比新上市的PP更为明显一些,这可以从持仓总量和前20名多空净持仓得到相应的结论。
而当7月时期现见顶回落之时,PE和PP差价也出现了持续。期现见顶回落主因是7月中旬之后,前期停产检修的PE厂家复工明显,之前受此获益大的PE受到价格冲击更为明显一些。而同时市场也在关注煤化工开工率上升,对现货市场的冲击,塑化系包括PP和PE整体回落,但由于从现货角度考虑,PP的现货对期货的升水更大,在下跌的过程中表现出抗跌性。在期货仓单上,LLDPE仓单从7月中下旬以来出现上升,从163张,上升至2612张,仓单持续回升,了投机。而同期PP仓单从5月后持续回落,目前归零。仓单的不同变化,也是7月中旬后,当两者同时下滑之时,走势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
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虽然9月合约已经非主力合约,但9月PE和PP的差价已为负值,至接近-700元(截止9月5日),主因为目前PP和PE的仓单不同表现,对期价的影响。
PP和PE7月见顶的主因是市场预期煤化工产能对行业的冲击,价格回落之时,PE与PP的价差。我们首先来判断煤化工行业对两者冲击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差异。
供应:目前煤制丙烯以及PDH工艺的不断投产,到民营及合资企业产能将逐步上升,并有望超过50%,以往中石化和中石油垄断打破,两桶油在聚丙烯上的挺价作用将逐步削弱。但相比而言,国内PE产能扩张较少,我们判断未来两桶油挺价效果较PP明显。而前期国内聚丙烯装置检修损失量接近7万吨,多套新增煤化工装置产能没有完全,但随着检修期结束,供应增加将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而从目前我们产业调查的结果判断,PE相比于PP,其煤制乙烯的产能低于PP。
需求:9-12月,国内PE逐步进入了消费旺季,8月份塑料管材行业综合指标为76,较7月明显回升。原因是:其一,华北地区地区天气转凉,终端建筑行业开工效率提升,增加了塑料管材需求量。其二,地暖管处于安装黄金期,8月份需求良好。同时,农用膜也将即将进入消费旺季,8月国内农膜行业运行综合指数为73.1,较上月回升明显。原因是:其一棚膜从储备期向生产旺季过度,经销商备货。其二,地膜需求回升,如华北地区大蒜膜进入储备期,厂家主动生产。其三,鉴于原料波动,厂家按订单采购。相比于PE需求端进入恢复期,PP在未来1-2个月内的表现将略逊于PE,在需求未见恢复的背景下,石化企业受煤化工冲击的压力将有所。
分析:从供需面情况分析,我们判断PE的基本面略好于PP,目前两者价差继续的空间已经,一旦整体企稳,PE和PP的价差有望再度扩大。但由于短期煤化工对市场总体的冲击,若两者处于整体回落的过程中,由于PP的现货升水更大,以及检修设备期的错位,在下跌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抗跌,在近期PP和PE的9月合约之间,表现尤为明显一些,受9月合约的影响,1月PE和PP的差价短期有继续惯性的可能,但空间已经有限。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判断LLDPE价格在多空因素交织的大背景下,若除去宏观经济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比如国内地方债危机、美国加速退出QE等,其价格波动可能进入了宽幅震荡期,以消化目前宏观和自身基本面各种矛盾。技术面上,我们判断中长期LLDPE主要波动区间在10000-12000之间,而近期的波动区间在10500-11500之间。从具体操作而言,应改变前期一味做多或者一味做空的思,转入小波动震荡操作,而近期由于逐步接近箱体下轨,可以考虑尝试买入PE的操作。而同时由于PE和PP之间存在套利机会,盘中可以考虑利用抛空PP来对PE的多单进行保护。
买入PE,建仓区域10700-10900一线%,中短期盈亏比控制在2比1,长期盈亏比控制在6比1。
买近抛远,即买1月抛5月。鉴于现货升水对1月影响更大以及消费旺季的因素,1月合约比5月合约走势略强。也可用作对冲1月多单风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