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贴膜:手机到底有没有必要贴膜?(图)
“手机贴膜”在中国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可谓相当常见,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商场周边都有贴膜者的身影。并且这些贴膜者们每天的客户数量还相当可观。由此可见,贴膜行业,在这个手机市场冉冉升起的大国已经站稳了脚步,甚至连苏宁这些大型电子家电卖场都开始涉足贴膜产业。你又是从什么时候认识的手机贴膜呢?
这个问题,笔者自己先来回答一下。我第一次接触手机大概是2000年左右,具体时间记不清了,按图片检索到的手机型号应该是西门子3518。那个年代,手机屏幕可能还没有现在智能手表的屏幕大,再者材质不是玻璃,并且屏幕边框突起,没有太多贴膜的必要。
之后是诺基亚8250,一款经典的蓝屏手机,同样是塑料屏幕外壳,且不是标准长方形,于是也没有贴膜。
时间一晃过了6年,2007年,笔者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款手机,诺基亚5300,现在回想一下也是充满了回忆。由于5300的屏幕变大,所以它成为了我第一款贴了屏幕膜的手机。这款手机陪伴了我三年的高中时光,这三年中贴膜更换过一次,再后来就撕掉不用了,原因很简单,贴膜被划伤后影响视觉效果,并且有透镜的效果,会将屏幕像素颗粒放大。
所以我第一次接触手机贴膜是在07年前后,那个年代,市场份额大部分被诺基亚的Symbian S40与S60手机,手机外屏材质普遍为塑料,大小在2英寸上下。由于塑料硬度很低,容易划伤,所以大部分用户选择了为屏幕贴膜,甚至还有塑料材质的前壳出现。
自从iPhone和Android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市场登陆,这些装备有玻璃材质的易碎大屏的机器更加成为了人们倍加的对象,买到手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撕开的膜,然后为其再贴上一层膜,连亲手感受一下玻璃材质触感的机会都没有。
为什么人们会贴膜呢?大部分用户的回答都是:“屏幕不被损伤”。那么,手机屏幕真的容易损伤吗?我想说的是,并不全部如此。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